是日,小沙弥如常地到破寺中去找雕佛老人。
跨过起初的心理关口后,他几近无所顾忌。
为着感受不知会被传送到哪处的刺激感。
时常主动伸手触碰新雕成的木罗汉像。
雕佛老人见状只是摇头,也不加禁止。
罗汉像每被触发替身效果,就会自然崩碎。
小沙弥每回多手,便即毁去老人一整个上午的心血功夫。
关键是还全无愧疚,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木罗汉像的替换范围,受到距离的限制。
因此小沙弥屡次传送,均没走出古寺所在深山的范围。
凭他自幼长于山中对道路的了解,轻易便能找到路回寺。
是以日渐大胆,无所畏惧。
然而这日,雕佛老人并没在原来的位置上等着他。
而放置于此的成品,也再非罗汉像。
而是双手结不动根本印的地藏王菩萨。
小沙弥虽觉有异。
但连日来肆无忌惮地行事,已让他早于想及后果前便伸出了手。
一眨眼后,他茫然望着周遭从未见过的湖光山色。
眼前大树屹立,树荫遮掩着半身高的神龛。
小沙弥定睛一看。
只见神龛里头供奉的,不就是荒寺里的地藏王木像?
那我刚才所触碰的,又是什么?
这儿……是哪里?
陆观不知道小沙弥最后是何下场。
往事如走马看花,霎眼已将他送回现实。
他的手里,也多了一尊同样的地藏王菩萨像。
不似游方僧人所得木像般残缺。
而是头顶法冠,掌捏法印,面目隐见慈悲之意。
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曾发大愿: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在民间信众里头,享有诸菩萨中首屈一指的名望香火。
地字三品,地藏王菩萨像(部份)。
假如集齐两座,将其中一座埋于地面。
另一座埋于方圆十里内的某处。
再于菩萨像前结印默想,便可实现两地间的瞬间传送。
换句话说,就是点对点的任意门。
而且不像木罗汉般只限一次,能够重复使用。
但别看这玩意神异非凡,使用时要注意的其实很多。
两尊木像埋进地底之后,便将自行消除形迹气息。
纵是地阶大修士亦难察觉。
只有当初将木像埋起来之人。
才能“瞧见”并定位木像,并将其起出。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土遁妙法,正是地藏诸般神通妙术之一。
然而当菩萨像因着各式各样的原因。
离开了原本位置,被埋像之人外的旁人触碰到。
带来的后果,将极其致命。
好比回忆所见的那尊木像。
落到了既非菩萨像主人,好奇心又旺盛得很的小沙弥手里,不就悲剧了?
身处无人深山,不知离去道路。
独面山中飞禽走兽,多半是凶多吉少。
陆观却想起了地藏王菩萨像后头括起来的两字,思绪纷纭。
部份。
意思是不是指,除了手头这尊木像外。
仍有其余地萨王菩萨像埋藏于各地?
岁月洗礼之下,这些木像或许已残缺不全,沦为凡物。
但经陆观之手提取仙痕,刻进天仙鉴后。
说不定就能补全整套地藏王菩萨像。
到时只要将菩萨像埋于各处,再远之地亦是顷刻可达。
就连地阶的大修士们,也没几个能企及这般形同无处不在的境界!
加上陆观学得木罗汉替身法后,连带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艺。
闲暇时倒可试试,是否能刻一尊地藏王菩萨像出来。
他心中尚有不少疑窦未解。
比如这菩萨像是谁造出来的?
又是如何分布到了天下各地各处?
或许只能等集齐木像残骸,阅毕诸般前尘往事,方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昆仑山散修遇见开明兽而惨死之事,似乎在警醒着后人,不要为了欲望而送掉性命。”
“好奇心、求知欲,随时会害人丢命。”
“小沙弥不也只因手多才被送往异地,生死不知?”
陆观自言自语道:
“可就算明白了道理,当诱惑到来之时,人还是很难保持无动于衷。”
“唯有尽快成长到不惧任何后患的程度吗?”
感慨既毕,他迅速行动起来,测试地藏王菩萨像的另一功能。
提起铁铲,挖开槐树前泥土。
将无古剑配合,暂无用处的诛邪剑阵图起出,再埋进地藏王菩萨像。
封好地面,双掌结印。
下一刻,陆观已出现在店面柜台后方。
地藏王菩萨乃守土神只,辖境之内并无空间近远之别。
只要双掌结成不动根本印,陆观就能于古剑堂店铺范围内无限制地闪现。
换言之,就算是实力胜他甚多的对手,也极难在店内对他造成杀伤。
加上陆观近日偷闲,雕好了早前在顾全义一战中失却的木罗汉像。
再遇到危险时,安身立命的能力可说大幅提升。
修行如泛舟大海,若无风浪,修的恐怕已不是大道。
陆观身为修士能做的,乃是尽可能于风浪到来前,将自身这乘小舟筑得坚实一点。
……
此时此刻,在远离古剑堂数十丈的一处树荫里。
一抹清气将短暂凝结的形体打散,乘清风渡往城外一座竹林围绕的宅第里。
清气化形,并不夹杂一丝妖邪气息。
而是儒家浩然气的纯粹造物。
就算陆观施展望气术,察觉到其存在。
也只会以为是某位儒家大修士路过平城坊而已,不会太过于防备。
但见那清气将所见所闻随风送入宅第,随即自行崩散,
宅中幽深书室之内,一名书生似乎宿醉未醒,伏桌不起。
倒洒的墨水污了桌上无数若放售于外,定必价值千金的新写字帖,书生却置诸不顾。
只有在得知清气见闻后,一双眼微微睁开。
懒洋洋地将寄托讯息的清风弹指送往宅外。
“你家将军之师当日对我有恩,如今我已还清。”
“日后校尉府再来扰我清静,休怪无情。”
宅外恭谨跪坐等候的高大男子应道:
“先生放心。”
“只怪那清微老道太过无能,连这等小事也要本府亲自出面。”
“将军早有明策,略施小计就可将那新任古剑堂主的菜鸟拿捏。”
“一个连玄阶也未跻身的黄口小儿,掀得起什么风浪。”
书生似乎无意多听,轻一拂袖,即把高大男子送至宅第门外。
门上牌匾刻有四字,笔力遒劲:
李微之居。
喜欢大汉古玩店,鉴宝成天仙请大家收藏:(www.sydxsl.com)大汉古玩店,鉴宝成天仙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