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瞬间回想到“喧嚣”系统对能力段位的解释。
A是优秀,B是良好,C是普通,D是勉强,E是拙劣。
再看夏满江的医生能力六维,临床与体力处于普通水平,沟通良好,责任、教学都是勉强水平,科研直接拙劣。
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但这个“衍生技-不粘锅”,就值得琢磨了。
遇事观望,与我无关?
不应该吧,夏满江那么热情,难道都是表面热情?
徐慎心里想着,但嘴上还是说道:“夏老师,你们开始吧,我这边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
另外,徐慎还特地看了看监护仪:心率62次/分,血压104/65mmHg,氧饱和度100%。
也看了看麻醉机的参数:潮气量400ml/次,机械通气频率14次/分,气道压力峰值13。
的确一切正常。
夏满江点了点头,随后开始了操作。
他的操作很慢,总是犹豫不决的样子。
不过徐慎明白,夏满江的临床水平目前就只是普通医生,所以反倒理解起来他的犹豫。
毕竟医生这个行业,以从业人员的整体出发,向来都是金字塔结构。
具体来看,每一个医学专业都有各自的全国知名顶尖大佬,各种手术,查房,门诊号,甚至是学术会议,一旦有了他们的参与,就会变得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有的人还能说出个三四五六七,那些说不上来的便会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真有含金量!
顶尖大佬之下,便是各种小佬,如某些大型医院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影响力虽不扩散到全国,但在省内、市内还是管用的。
再往下就是各所普通医院里普通科室的带头人了,也是从这里开始,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大多数医生就是站在一份普通职业的岗位上,但总有人想将之美化,甚至神话。
事实上,大多数医生既没有值得美化的高道德水平,也没有值得神话的高医疗水平。
都是普通人,把活干完,下班回家。
总之,干活就完事了。
扯那些虚的,没用。
但为什么还有人坚持要去美化,去神话呢?
徐慎想过这个问题,也想到自己也许可以与何必红师姐聊聊。
在这个问题上,秦竹、宋北望不像是能思考这些问题的人,皮凯凯太嫩,冉豹又太老。
至于何必红师姐,她不仅想,而且一定是大想特想!
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此时夏满江使着电切环,已经碰到了程有建的膀胱肿瘤,准备切下一小块。
但夏满江仍在犹豫之中,不断调整着电切环的角度,似乎在找一个合适的角度。
这一番犹豫,让一旁的皮凯凯着急了,悄悄对徐慎说道:“夏老师怎么还不下手啊?”
徐慎正色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做好手里的事情就是了。”
就在此时,监护仪响起了报警的声音。
徐慎回头一看,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心率86次/分,血压183/89mmHg,氧饱和度100%。
麻醉机屏幕上的呼吸参数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
徐慎又看了看两管全麻维持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正按照设定的维持速度匀速泵注着。
难道是麻醉深度不足?
这很有可能,因为现在的全麻药物维持量只是按照程有建的体重计算出来的数值,但这并不就是唯一标准。
于是,徐慎将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泵注速度调快了些,又单独推注了5ml的丙泊酚。
随着5ml的丙泊酚通过输液通道进入程有建的体内,徐慎按下了监护仪上的无创袖带测量按键。
等无创袖带血压测量完毕的提示音响起,再看监护仪屏幕:心率70次/分,血压142/82mmHg,氧饱和度100%。
这样看来,应该就是麻醉深度不足引起的血压升高吧?
像程有建这种全麻诱导前发生过激动情绪的病人,术中所需全麻维持药物的剂量大于常人,也是说得过去的。
徐慎心想,监测麻醉深度的BIS仪器,要是能随便用就好了。
另外这边,在程有建的两腿之间,夏满江正在埋头苦干。
夏满江也算是泌尿外科的老医生了,但他的职称一直是主治,按照以前的话来说就是高年资主治。
目前在更为精细的医生职称制度,对于自己什么时候能从一级主治升到三级副高,夏满江心里完全没底。
在一级主治和三级副高之间,还有平白无故地插上一个特级主治,真是令人心烦啊。
一想到这里,夏满江手上动作的力度就略大了那么一点点,其实是无伤大雅的增大。
可是,监护仪又报警了!
徐慎转头一看,无创袖带血压还未测出来,而这次报警的源头居然是心率。
108次/分。
普通人在清醒的平静状态下,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
若是在疼痛、运动、愤怒情绪等状态下,心率可出现明显的上涨。
与心率相似,血压也是相同的道理。
而全麻状态下,心率和血压的正常范围可适当扩大,不同病人有不同的承受能力。
相对的,不同麻醉医生也有不同的承受能力。
病人的心率和血压要是太高,麻醉医生的心率和血压会不同程度地升高。
反过来,病人的心率和血压要是太低,麻醉医生的心率和血压还是会不同程度地升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