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宫之中打的你死我活难舍难分的时候,这建业的西城城门就让魏腾没声没息的给打开了。
进入建业的魏延也是第一时间掌控了城门,并且请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老家伙一起进入,同时兵分三路就开始对建业进行攻打。
李严亲自统帅张嶷,金环三结等猛将出击城墙,与那建业城的守将锺离胭交锋在了一起,同时将他牢牢的拖在了城墙之上。
锺离胭兵马韬略也算是不错,但是和其兄弟锺离牧是没有办法比的,韬略兵法有李严,勇猛善做有张嶷,两个人相加在一起,便是锺离牧也的确不是对手。
若非是顾忌他的那个兄弟恐怕李严现在就已经告诉张嶷可以冲锋突击将那锺离胭拿下了。
与此同时,诸葛孔明带兵直接扑向了这建邺城之中的京兆府,京兆并不只是说的关中京兆,当年成都也被称之为京兆,如今的建业也是如此。
而这建业的京兆府邸之中别的都不重要,这江东之地所有的人口记录,钱粮土地,所有的文案账目全部在那府邸之中。
只要握住了这些,这江东就彻底没有逃脱的机会了。
建业诸多大营此时已经全部调入了皇宫之中参与那一场大变动,大家本以为这是一场江东内部的斗争。
所以孙峻哪怕到了最后的阶段也没有选择通知锺离胭麾下的亲信,动用那驻守建业的兵马。
那是他们的保障,只不过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内斗。
孙弘早早的就投降了汉室,而他投降之后只是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和韩龙合力将所有前往建业报讯的交州加急斥候斩杀。
这样不但阻断了交州的变故,更是直接洗脱了他孙弘的嫌疑,让他没有被人发现。
不过在此之后,他什么都不在做,全力保证自己的安全。
经历过张松之事的诸葛孔明太清楚这些内应是怎么死的了,用刘禅的话来说,都他娘的是自己作死的。
作为内应,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做最后一击。
哪里像这年头的内应上蹿下跳的只恨不得将自己内应的身份广而告之才是。
所以诸葛孔明告诉孙弘不倒最后时刻,不用做任何的事情,等着韩龙再去联系即可。
而这一段时间孙弘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将建业城中内部的兵马全部牵动起来,然后让他们进入到皇宫那么一个狭小之地。
只要将他们引走,那么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内应,这建业城,唾手可得!
而就在这一刻,魏腾这个魏延的大侄儿出现了,他的出现弥补了这个计划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处投靠到处出卖的魏腾被很多人所鄙夷,便是他自己家族之中也有很多人都看不起这个长者。
但是只有孙弘这种真正经历过世间险恶之人才能够发现。
就魏腾这种性格的家伙,他能够活下来,就说明他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本事,最起码他不给别人杀了他的那种机会。
而这,说明他要永远站在胜利者的那一方,这种眼光可远非常人所能及。
不去冒险,不去冒进,就靠着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看准了机会投靠到正确的一方之中,用自己的名声换来魏家的不断安稳,以及那常人可能看不上的些许好处。
厚积薄发!
而现在,这建业内外交困,汉军不断的进取之下,谁才是胜者,这毫无疑问。
而魏腾的选择也没有出乎任何人的预料,他选择了投靠他的叔父。
内斗,投靠,诸多准备所有的烟雾弹无非是要让魏腾能够光明正大的进入到那西城的城门处。
而刘承,丁奉,张承等人的接连出现,也不过是因为要将建业城中绝大多数的兵马都拖住,将他们都拖进那纷乱的战场之中。
将他们全部都收到皇宫之中,将建业城弄出一块真空之地,方便诸葛孔明和魏文长两个人的大举进攻。
诸葛孔明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成功的将建业城中最为重要的一处地方攻占下来。
同时魏延此时也在张承等人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攻打到了那皇宫之外,看着那高大的皇宫院墙,他知道这是他在江东的最后一战了。
攻破皇宫,那么这江东就再也没有能够和他们相争之人了,至于诸葛恪等人,就算是不看着和诸葛孔明同宗同源的份上。
单单凭借寮口和庐江一郡之地也难当汉军之锋芒。
孙和性格柔弱,甚至可以说很是暗弱。
只要他们露出些许口风,这些家伙定然会选择投降。
“攻!”魏延将手中大刀猛地向前一挥,然后身后的大军就可以冲杀了过去,之前的喊杀声已经让皇宫之中的众多江东君臣明白了局势。
此时魏延的攻打更是让张承强忍着身体的不舒服冲杀了出来。
皇宫大殿之上此时群臣都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现在的局势和之前的内斗可是完全不同的。
之前的内斗在如何,也不过就是孙弘与孙峻两个人的事情罢了,可是现在,这却是他们江东和刘氏之间的夺命之战。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张承亲自带着丁奉,全尚等江东大将冲杀了出去,和正在攻打皇城的魏延大军交锋在了一起。
这一次的喊杀声当真是震耳欲聋,仿佛就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一般。
所有人都是心惊胆颤的等待着这场大战的结果。
但是此时所有人都知道,大军都已经打到了这里,他们已经毫无胜利之机了。
不仅仅是因为汉军打到了皇城底下,更是因为他们知道,若是魏延真的狠心,只需要挡住他们的外出,然后用大量的火油桐油,一把大火之下。
皇城之中的所有人,都会化为灰烬。
就在外面的喊杀声让所有人心惊胆颤的时候,就在所有可战之士,敢战之士都冲杀出去了之后,孙弘再次站了出来。
这一次,他是直面孙亮。
“陛下!”此时孙弘朝着孙亮行了一个最为郑重的大礼,就如同孙亮登基的那天一样的郑重。
“孙卿这是何意!”
孙亮虽然年纪颇小,但是却十分聪慧,他比历史上要早出生不少,毕竟孙登死的也早了很多。
小皇帝看着这般郑重的孙弘,心中就已经生出来了一种很不好的想法,只是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罢了。
喜欢家父刘玄德请大家收藏:(www.sydxsl.com)家父刘玄德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